• 不断提升综合素质,做一名合格公民——朱学勤副校长作第七周国旗下讲话
  •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16-04-15

  2015年10月12日上午,我校在运动场举行了第七周升旗仪式。全体师生参加。本周升旗仪式由张毅璟同学主持,朱学勤副校长作国旗下的讲话,讲话的主题是“不断提升综合素质,做一名合格公民”。

升国旗,奏唱国歌

向国旗行注目礼

朱学勤副校长作国旗下的讲话

升旗仪式现场

 

  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上午好!

 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:“不断提升综合素质,做一名合格公民”。

  10月5日下午,距离敦煌市区约80公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仓城遗址,有几位游客轮流翻越护栏,踩在遗址上拍照。在现场,遗址附近就有多处警示牌写明:严禁跨入保护区。有人出面干预时,在拍照的游客说:“人家几千年都没掉下来,踩一下就掉下来了吗”此消息播出后在网络上引发网友持续热议。千百年来,雨水冲刷和风沙侵蚀使敦煌境内汉长城、烽火台等古遗迹容颜渐退,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坍塌、裂缝。特别是随着近年当地旅游升温,游客出于对汉长城、古城遗址的好奇,随意翻越、踩踏、拍照,给这些古遗址造成了很大伤害。相反的是,在10月2日,杭州西湖的20多名志愿者用5个多小时捡到了3500个烟头,并摆出“无烟西湖、文明出行”的字样,唤起广大游客的公德意识。“无烟西湖”活动已连续开展了三年,令人欣慰的是,烟头的数量比最初的7000多个减少了一半,游客的素质也在提高。我们不认识这些志愿者,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职业,但是,我们知道他们是一群具有优秀公民素养、让人尊敬的人。

  同学们,文明是一种基本习惯,需要长期养成。很难想象,一个从小没有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人,长大成人之后会有文明的自觉习惯和修养;也很难想象,一个人在国内不讲文明,随地吐痰、乱扔杂物、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,不按秩序排队,到了国外他就能突然文明起来,所以,提升公民素养,培养合格公民就显得尤为重要,美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:“教育不是把君主培养成好君主,而是把公民培养成好公民”,社会的进步,人类的发展都需要合格的公民,因此,同学们,我们一定从现在做起,养成良好的习惯,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,做一名合格的公民。那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呢在这里我要与同学们交流以下几点:

  1、文明礼貌,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
  培根说过:“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主宰人生。”提高公民素养要从小事做起,从习惯开始。良好的行为习惯,体现在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同学们要自觉做到:不乱扔垃圾,不践踏草坪,不随地吐痰;在校穿校服、戴胸卡,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;打饭自觉排队,饭后整理餐桌;遵守两睡纪律;爱护公物、不打架、不带手机。好的行为习惯,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。同学们要反复修炼这些习惯,不断强化,在日常小事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。

  2、诚信为人,正直做事。

  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,哈佛大学在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,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讲诚信,要脚踏实地,因为一个人一生中,不诚信是最大的缺憾,它往往意味着一无所获。正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格,同学们不管将来你们从事什么行业,一定要保持正直的行为准则,因为一个正直的人是受人喜欢的,一个正直的人是可爱的,一个正直的人是受人尊敬的,一个正直的人是值得信任的。

  3、学习创新,团结同学。

  在学习上,要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,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,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;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,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,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;勤于思考,敢于提出质疑,对知识有独到的见解,有一定的创新精神,努力追求完美。在同学的交往过程中,我们可以和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,有相同志向的同学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,这也就是我们说的“很要好的朋友”。这一点很容易做到,但对大多数兴趣并不相投的同学,我们也应该主动、积极地搞好关系。特别是班上一些生来胆小、害羞、易自卑、内向的同学,我们更要主动地团结他们;以积极的态度感染他们。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。

 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,只有文化的强大才有国家的安全,让我们牢记“271学子八大素养”,用文化滋养心灵,把自己打造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!

  最后,祝同学们都能成长为具有优秀公民素养、让人尊敬的人。祝老师们开心工作,幸福生活!

  谢谢大家!